4月1日,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举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之垂类大模型产业发展“智研”闭门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信息枢纽院长陈雷教授作主题演讲,携手学术界、产业界、金融界专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共话广州打造全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产业的发展之路。
会议由广州产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数据官、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胜华,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冠彬共同主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投发委办、海珠区科工商信局等相关部门,中国信通院、广州国家实验室、广发证券产业研究院、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会、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广州农商行总行等单位代表,以及广州产投相关业务部门、产投创投母基金投资团队共60余人参与研讨。
陈雷教授作《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大模型的革新与未来社会的机遇》主题演讲
“大模型的发展无需追求绝对正确,而是要学会与AI幻觉共赢”“好数据一定会有好模型,没有高质量数据,再好的模型也只是空中楼阁”“垂直领域大模型是AI技术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只有解决客户的痛点,才能真正创造价值”“算力就像高速公路,应该给需要的人免费开放,让初创企业跑得更快,而不是被高昂的算力成本拖住脚步”……会上,标智未来、云智达创、索答信息、智媒云图、蘑菇物联、叮咚科技、芳禾数据、登甲人工智能、冠岳网络、中科科创等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来自阿里巴巴、百度、方舟健客、星河智联、云蝶科技、云趣信息、草图里、粤桨等单位的专家针对广州垂类大模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瓶颈挑战,深入探讨如何立足本地基础优势,加强核心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快培育垂类大模型产业生态。与会嘉宾围绕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创新突破,走出具有“广州特色”的垂类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建言献策、广泛交流意见、现场气氛热烈。
垂类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正成为主导科技创新的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并在全社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专家建议,要充分发挥广州垂类大模型产业优势,拓展高质量应用场景,打造广州垂类大模型之都。一是强化数据治理开放,构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鼓励企业、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开展数据合作,推动政务、医疗、金融等高价值领域数据的精细化治理,搭建高质量行业语料库,为垂类大模型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二是优化算力资源配置,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建立全市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机制,通过算力券等方式,降低初创企业算力成本,推动算力资源普惠化,支持更多企业参与垂类大模型开发。三是推动校企联合培养,构建人才生态体系。制定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通过实习和项目实践培养既懂行业知识又精通AI技术的“T型人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四是设立场景速配机制,加速商业化落地。以广州优势产业为依托,挖掘更多垂类大模型应用场景,发布垂类大模型场景开放清单,缩短采购流程,推动大模型在关键领域快速落地应用。
近年来,广州产投锚定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与知名投资机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展合作,投资布局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供商网思科技、云端AI推理芯片设计公司希姆计算等重点项目,持续助力广州市垂类大模型产业链的建设发展和行业创新方案的研发落地。
未来,广州产投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依托两大母基金和各类科创平台,重点关注以“AI大模型引领+AI多模态支撑+AI应用筑底”的组合发展样态,结合广州本土优势基础,重点围绕无人驾驶、生物医药等特色领域,挖掘培育一批可产生业态协同的“多模态”“AI+”企业,进一步推动我市垂类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州打造垂类大模型之都,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