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创新战略研究院)、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创新、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创新生态”四个服务,以构建与广州城市功能定位和未来目标相匹配的城市创新指标体系为目标,对2024年广州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评价,充分反映广州科技创新全链条活动特征和发展水平,为广州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强市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报告》以2020-2023年数据为基础,持续监测和评价广州市及各区创新发展水平。2023年广州创新指数得分为125.64分,与作为基数年的2020年相比,在国家战略、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生态4个一级指标得分均有明显提升,反映广州市近年来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总体呈现快速发展良好态势。
广州创新指数及一级指标得分情况
《报告》显示,广州科技创新发展全面提速,科技创新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创新布局。近年来,广州深度融入国家创新布局,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矩阵,突出基础研究引领性作用。2023年,广州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3.44%;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达到136个,2020—2023年年均增长16.1%;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到135.2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为12.96%;每万名研究人员高被引论文数为50.03篇/万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027家,同比增长7.3%,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23家,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实现进一步提升。
广州国家战略二级指标得分
二是服务产业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近年来,广州完善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积极布局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为1.83%,较上年增长0.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0.5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为30.75%;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额达到1027.91亿元,同比增长3.37%。
广州产业创新二级指标得分
三是服务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广州聚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充分挖掘自身科研院校集中、人才资源丰沛、创新体系完备的优势,持续健全完善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2023年,广州市拥有国家级孵化器63家,省级孵化器34家,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共有1504家,接近2021年的3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550.82亿元,相比2020年年均增长4.2%;每万常住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0.73件/万人,同比增长28.45%;省级科学技术奖占全省比重65%,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质增效,正稳步迈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广州成果转化二级指标得分
四是服务创新生态,营造激励保障创新的良好生态。近年来,广州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逐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2023年,高被引科学家人数达到62人,相比2020年年均增长率为12.97%;年末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231家,较2022年增加4家;每万常住人口在校研究生数为91.84人,同比增长6.46%;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25.44万人,同比增长2.58%;每万从业人员R&D活动人员数为204.69人年/万人,同比增长25.15%,人才储备进一步强化。
广州创新生态二级指标得分
五是各区创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各有特色。2023年广州各区齐头并进,创新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创新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得到改善。其中,黄埔区综合创新水平稳居全市第一,企业创新表现突出,创新环境优越,多项指标得分在广州11区中均位列第一;天河区创新水平表现优异,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二,技术合同成交额、财政科技支出两项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一;南沙区创新发展势头较强,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三,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番禺区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创新环境不断改善,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得分居全市第二。
2023年广州各区创新指数综合得分情况
《报告》建议,广州作为我国科技创新方阵中的排头兵,未来应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高端创新资源,强化高质量有组织科研,增强国家战略支撑;加强产业前瞻性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质量特色产业集群;打通研发和产业转化堵点,探索“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新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完善创新要素供给,营造包容开放的创新文化,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前列、作示范!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简介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7年,2021年转制改革,是广州产投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心以“链接创新,创造价值”为导向,致力构建“1+5”新服务体系,依托一站式智能服务平台,提供智库咨询、评审评价、技术转化、创新创业、创新人才等五大链条专业服务,建成了科技企业、科技成果、科技项目、专业人才等数据平台,以及中试平台和孵化平台,参与国家多项科技评价标准编制,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多年来,中心发挥专业优势,整合政策、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发掘培育了200多家广州“独角兽”系列创新企业,服务对象包括南方电网、南方航空、广州地铁、广汽集团等大型国企业和小鹏汽车等高成长企业。获认定为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和广州市新型智库等系列资质荣誉,连续7年发布《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发现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系列榜单等,出版《科技前沿与未来产业》《争渡—迈向国际顶级创新城市之路》等研究专著和理论文章,享有广泛的社会声誉。
广州创新战略研究院简介
广州创新战略研究院(以下称创新院)依托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设立,聚焦科技创新战略与治理机制、科技产业与政策、前沿科技趋势与未来产业等三大主攻方向,以原创性、思想性和实效性为导向,以国际视野,持续深度研究广州科技创新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现实性的重大问题,致力打造专业水平高、研究成果丰硕、社会影响力大的科技创新专业智库。2017年获认定为广州市新型智库,2019年成为全国地方科技智库联盟理事单位,2024年成功入库中国智库索引(CT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