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南方日报】广州产投创投两大母基金成立两周年 解码产业与资本共舞的“广州实践”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量:350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25-10-14 06:30
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10/13/c11812011.html?colID=0&firstColID=38&appversion=129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date=&layer=4

      10月14日,权威媒体《南方日报》以半版篇幅刊登专题文章《广州产投创投两大母基金成立两周年 解码产业与资本共舞的“广州实践”》,深度报道了两大母基金运作两年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经验成效。既体现了广州产投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省市发展大局中的使命担当,又彰显了广州国资国企助力大湾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俯瞰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一条条产业链纵横交错,在这片热土上流淌,勾画出城市发展跳动的脉搏。产业地图上,创新要素正在加速集聚,产业龙头纷纷落子布局。

      在国家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坚持“制造业立省”的战略指引下,广州坚定不移迈向“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宏伟目标,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径。在这片创新热土上,见证着资本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期待着产业与科技的“互促双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正在谱写。

      2023年,广州产投牵头组建两大母基金。当年8月底管理办法获批后,广州产投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开启了一场金融资本赋能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没有财政直接出资,却撬动了超千亿元社会资本;短短两年,投资覆盖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6个未来产业;引领国内外优质资源加速集聚,让广州成为创投领域的“热城”……

      如今,广州产投引领国内优质资本、产业资源加速集聚广州,全力支持优质科创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省市发展大局,开创“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以专业化运作落实国家战略”的产投创投“广州模式”。

汇金融活水,树资本新标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呼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广州正以市场化、专业化方式,引导更多长期资本稳健流向实体经济。

      在广州产投的战略布局中,“耐心”二字有着特殊的分量。他们深知,培育产业就像培育一棵树苗,需要的是阳光雨露般的长期滋养,而非急功近利的短期追逐。

      这种“耐心资本”的理念,化作“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魄力。

      广州产投全球选聘母基金“操盘手”,持续从全球顶尖高校招引优秀人才,打造了一支“懂产业、懂技术、懂市场、懂金融”的高素质专业投研团队,奠定了产投的专业基础。


广州产投领投企业中盛溯源作为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开拓者,有效填补国内iPSC来源细胞药物的空白。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广州产投以高要求推进企业治理和经营改革。纵观千亿基金集群,合作网络已经广泛覆盖头部机构,构建了覆盖广泛、优势互补的高质量“朋友圈”,形成“母基金+子基金+直投”的基金投资矩阵,其中有近七成的合作机构荣登国内权威清科集团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榜单。既为广州导入前所未有的优质项目渠道和投资视角,更进一步唱响“投资广州”最强音。合作成效构成深度链接,产投凭借专业性将单纯的财务投资升级为绑定更深、对本地产业更负责任的发展伙伴关系。

      而市场也在两年来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超50只子基金相继设立,200多个股权项目获得投资,5.4倍的资本撬动系数……这些数字背后,是国内外头部投资机构用真金白银对广州和广州产投投下的信任票,IDG资本、达晨财智、峰瑞资本等15家头部机构首次与广州开展基金合作,礼来亚洲基金、中信金石等8家头部机构更是在合作设立基金中首次接受返投条件。

      清科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机构有限合伙人榜单全国第4、全省第一的排名,“中国国资投资机构50强”的荣誉,见证了产投这支“耐心资本”队伍的专业水准和市场认可。而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10多个城市同行的到访交流,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广州实践”在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影响力。

      “耐心资本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但要当好耐心资本,需要以专业化要求打造、以市场化运作为支撑。只有遵循基金投资自有的逻辑和经济发展规律,崇尚专业、看准赛道、建好团队,才能投好项目、走得更远、笑到最后。”广州产投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俊茯说,“耐心资本的核心在于‘与时间做朋友’。我们要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和顶尖的专业团队,为资本找到最具长期价值的产业赛道,让资本愿意‘沉下心来’,与广州的产业创新共同成长。”

布产业棋局,强发展动能

      抓实体经济就是为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伴随“制造强国”与广东省“制造业立省”的深入推进,广州以“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为引领,系统布局“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面对这样的宏大蓝图,两大母基金如何精准发力?

      沿着两大母基金精准落子的脉络,可以看见广州产投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布局谋篇。

      围绕战略项目投,产投坚持“国之所需、投之所向”,聚焦全产业链布局与应用牵引,投资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省市重大项目,充分展现国资担当作为。

      围绕新兴产业投,从芯片到医药,从自动驾驶到商业航天,一幅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全景图正在广州徐徐展开。在半导体领域,重点投资粤芯半导体、壁仞科技、新锐光掩模、鸿钧微电子等项目,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累计投向粤芯半导体超20亿元,并成功引进鸿钧微电子总部落地。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投资迈胜医疗、动易科技、银诺医药、中盛溯源等龙头企业,助力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补链强链,其中银诺医药今年8月实现港交所上市,成为今年港股超购第二名。产投更推动中科宇航、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明星企业发展,中科宇航预计2026年科创板上市,有望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股”。“智车之城”和商业航天南方制造基地呼之欲出。


广州产投领投企业中科宇航力箭一号“一箭26星”,创下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有望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股”。

      围绕链主企业投,广州产投致力深挖产业价值、释放增长新潜力,持续赋能市属国企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一方面,通过国资并购基金等平台,为产业集团提供一对一专项服务,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有力推动山河智能、孚能科技等优质企业落户、发展、壮大,促进广州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另一方面,依托混改基金与老字号基金,积极参与多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激活企业内生动力;同时通过上市公司定增基金,助力民营链主企业发展壮大。

      每一笔投资都精准对标广州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每一次布局都呼应着城市产业升级的深层需求,不仅着眼于单个项目的成功,更致力于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区域集群优势,推动广州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落子布局,广州产投不断攻坚现代化产业赛道,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以高质量战投勇当产业投资“领头羊”,让链主企业不断新增发展动能,也让城市产业生态的韧性与活力向上向强。

育科创雨林,筑生态沃土

      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州正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强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广州产投以“雨林”为喻,系统构建科创生态,致力于让每一粒创新的种子都能在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大胆先行、积极探索,广州产投构建了一套多层次、全周期的产业服务生态体系,从空间载体到资本赋能,从资源对接到源头创新,全面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在科创动能培育的最前端,广州产投将“产学研投”的目光前置,通过母基金链接大院大所、科研机构与市场资本,推动科技成果跨越从实验室到产业的鸿沟。创投母基金揭牌以来,已经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引入专业天使机构早期挖掘项目,这些动作为城市种下未来产业的种子,也在悄然强化广州作为区域创新策源地的角色。

      在科创企业需求的一线,产业空间载体正在持续优化。两年来,产投旗下一批高标准科技园区擦亮“房东+股东+管家+合作伙伴”服务模式,为科创项目提供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和资本支持。目前在营在建园区总面积超90万平方米,旗下“广州1935”(广州发电厂改造)项目、国际企业孵化器五期、大湾区数字生命园等科技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正积极推进,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新产业领域。同时,产投旗下科金集团受托管理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信贷资金池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已累计为超1.3万家企业提供授信超2500亿元,发放贷款超1500亿元,有效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广州产投领投企业“广州第一芯”粤芯半导体专注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为大湾区首家全面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

      随着“科创雨林”的发展,创新支撑网络也逐步完善。两年来,在广州产投的运营下,创新企业榜单、科创项目展会、产业创新生态云平台多点开花,构建起覆盖科创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资源对接机制。

      “我们携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今年金交会上共同发布‘全国颠覆性技术创业之星’榜单,并指导集团旗下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每年发布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等多个榜单。”罗俊茯说,“在不断深化‘投研榜招’的联动中,统筹打造多层次梯队化榜单体系,目的就是为了聚合社会资源构建创新生态,挖掘更多的优质科创项目。”

      这些服务并非单点存在,而是逐步形成了彼此衔接、多元参与的创新支持网络,让科创在广州落得下、长得大。

      从项目发掘引进到培育成长,从资金对接到产业赋能,广州正以系统而沉静的力量,构建一片真正“让创新发生”的土壤。这不仅标志着一种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范式,更代表一座城市面向未来的创新姿态与战略定力。
  1. 上一篇:暂无
  2. 返回列表
  3. 下一篇:《广东国企党建》刊发文章:《广州产投以“园区大党委”开创“党建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