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举办“两业融合、两化转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智研”闭门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教授与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卫红教授作主题演讲,携手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专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共话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传统制造业数智化与绿色化转型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会议由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总经理、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苏雄斌主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处室、中国信通院、广东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市社科院、市规划院相关部门以及广州产投相关业务部门、投资团队共50余人参与研讨。广州产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数据官、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胜华出席会议。毛艳华教授作《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主题演讲
谢卫红教授作《数字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估》主题演讲
“经济发展不能以量取胜,要通过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以新型工业化提升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要靠数字化创新,而数字化创新源于每一位市场参与者的创新性思维”“制造业的企业决策不能仅靠‘拍脑袋’,需要依托专业服务捕捉用户需求与产品痛点,实现高质量发展”“变数据资源为数据资产,打破‘小院高墙’,唤醒沉睡的数据金矿”“通过物联网实现生产环境与生产状态的数据采集,打通上下游供应链数据,是制造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因素”……会上科伊斯董事长莫锦波、芳禾数据创始人兼CEO童瑶、阿道夫集团创始人李志珍、安护通创始人兼CEO张朋朋、河东科技总裁刘正林、智卡物流CEO廖俊、赛意产业基金合伙人孙雨轩,以及威凯检测、中望龙腾、尚品宅配、机智云、咏声动漫、黑格智能、秋鹿实业、亨龙智能、广发信德等单位专家针对广州推进“制造+服务”两业融合、传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的发展现状与瓶颈挑战,探讨如何加强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构建,围绕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赋能的模式业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举措,积极建言献策、广泛交流意见。会议也邀请了九尾科技、千机变、方舟医药、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等企业与协会代表出席。 专家建议,要充分发挥广州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实现品牌化、高端化升级,以“两业融合、两化转型”的发展路径提升我市产业能级,开拓我市经济增量。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强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并加强宣传推广,引导制造业与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二是挖掘应用场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企业数智化平台建设,实现跨部门与跨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推动行业间的融合发展。三是优化评价指标,推动中小企业发展。鼓励相关机构对企业的评价标准从规模体量向核心技术路线转变,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要素,培育赋能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四是布局服务出海,拓宽企业利润空间。支持服务业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打破本地区域定价的束缚,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广州产投贯彻市委市政府“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战略部署,积极布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投资金额超450亿元,助力广州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未来,广州产投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依托两大母基金和各类科创服务平台,推动我市“两业融合、两化转型”走深走实,为我市建设若干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新的力量!